最新消息
衛生教育
- 更新日期:114-01-13
- 發布單位:衛生保健組
認識「麻疹」讓我們不怕麻煩

麻疹為傳染力很強的病毒性疾病,可經由空氣、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,在疫苗尚未使用前,超過99%的人都會被感染,幾乎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逃麻疹侵襲。
臨床症狀
1.前驅症狀:發高燒、鼻炎、結膜炎、咳嗽和在發燒3-4天後口腔下臼齒對面內頰側黏膜上出現柯氏斑點(Koplik spots)。
2.紅疹:前驅症狀3-4天柯氏斑點出現後,會慢慢再出現典型的斑丘疹,發疹會從耳後>臉面>軀幹>全身,並持續4-7天;皮疹出現3-4天後,熱度與皮疹即開始消退,皮疹退了以後,會出現鱗屑性脫皮及留下褐色沉著。約5-10%之患者因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而產生併發症,併發症包括中耳炎、肺炎與腦炎。
出現疑似症狀,請速就醫,落實生病不上班上課,確診者或接觸者,請立即連絡:
1.交大校區 衛保組:03-5731906 軍訓室:03-5712121#31339 (非上班時間) 0972-705757
2.陽明校區 衛保組:02-28282995、 02-28267212 軍訓室:02-28261100(24小時)
確診麻疹於可傳染期間注意事項:
1.勤洗手且用肥皂至少搓揉20秒。
2.咳嗽或打噴嚏時,用紙巾蓋住口鼻並立即丟棄。
3.避免與人共食、共用物品。
4.共同生活者須與個案一同採取適當防護措施(如佩戴口罩與良好衛生習慣),避免與人共用廁所、浴室、空調循環系統及共處於一封閉空間內。
5.留在家中,避免外出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,避免與人接觸。
接觸者的注意事項:與麻疹個案最後1次接觸日起往後推算18天內,確實做好以下的健康監測及防護措施︰
1.每日早晚各量體溫1次,並詳實記錄體溫、活動史及是否出現疑似症狀。
2.避免出入公共場所,並儘量佩戴口罩。
3.出現類似麻疹的症狀時,切勿輕忽或自行就醫,應進行自我隔離,由衛生單位通知醫院預先規劃好動線,再行前往就醫,避免接觸到其他人。
4.避免接觸小於1歲嬰兒、尚未完成麻疹、腮腺炎、德國麻疹混合疫苗(MMR)接種之幼童、孕婦或免疫不全病人。
5.經醫師評估後,儘速追加或補接種MMR。
臨床症狀
1.前驅症狀:發高燒、鼻炎、結膜炎、咳嗽和在發燒3-4天後口腔下臼齒對面內頰側黏膜上出現柯氏斑點(Koplik spots)。
2.紅疹:前驅症狀3-4天柯氏斑點出現後,會慢慢再出現典型的斑丘疹,發疹會從耳後>臉面>軀幹>全身,並持續4-7天;皮疹出現3-4天後,熱度與皮疹即開始消退,皮疹退了以後,會出現鱗屑性脫皮及留下褐色沉著。約5-10%之患者因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而產生併發症,併發症包括中耳炎、肺炎與腦炎。
出現疑似症狀,請速就醫,落實生病不上班上課,確診者或接觸者,請立即連絡:
1.交大校區 衛保組:03-5731906 軍訓室:03-5712121#31339 (非上班時間) 0972-705757
2.陽明校區 衛保組:02-28282995、 02-28267212 軍訓室:02-28261100(24小時)
確診麻疹於可傳染期間注意事項:
1.勤洗手且用肥皂至少搓揉20秒。
2.咳嗽或打噴嚏時,用紙巾蓋住口鼻並立即丟棄。
3.避免與人共食、共用物品。
4.共同生活者須與個案一同採取適當防護措施(如佩戴口罩與良好衛生習慣),避免與人共用廁所、浴室、空調循環系統及共處於一封閉空間內。
5.留在家中,避免外出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,避免與人接觸。
接觸者的注意事項:與麻疹個案最後1次接觸日起往後推算18天內,確實做好以下的健康監測及防護措施︰
1.每日早晚各量體溫1次,並詳實記錄體溫、活動史及是否出現疑似症狀。
2.避免出入公共場所,並儘量佩戴口罩。
3.出現類似麻疹的症狀時,切勿輕忽或自行就醫,應進行自我隔離,由衛生單位通知醫院預先規劃好動線,再行前往就醫,避免接觸到其他人。
4.避免接觸小於1歲嬰兒、尚未完成麻疹、腮腺炎、德國麻疹混合疫苗(MMR)接種之幼童、孕婦或免疫不全病人。
5.經醫師評估後,儘速追加或補接種MMR。
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患和疫苗接種建議如下
資料來源 :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